最近很多人私信我问:

“普通人怎么靠智能体搞点钱?”
“我不是程序员,能不能搞智能体创业?”
“是不是都晚了?AI红利是不是结束了?”

我的回答一直是:
现在正是普通人靠AI搞钱的窗口期。

智能体不是只有大厂才能玩的高科技,它正变成一个普通人也能参与的结构性机会

所以今天这篇,我想系统讲清楚——
普通人也能用的智能体搞钱路径有哪些?怎么选平台?怎么避坑?哪些玩法已经有人赚到钱?

三类人最该看这篇文章:

  • 产品/技术人:想从开发者转向AI创作者,做自己的智能体、接私单、搞副业

  • 老板/创业者:想用AI降本增效,构建自己的AI销售、客服、运营中台

  • 内容创作者/KOL:想把内容力变现力,用智能体承载知识服务、转化私域

    如果你符合这三类之一,这篇就是你的“智能体创业路线图”。


    智能体平台地图:不要闭门造车

    普通人的智能体创业最好不要搞底层,而是站在“平台”的肩膀上赚钱。
    从底层大模型,到智能体构建平台,再到落地的分发渠道,我们来逐一梳理。

    第一层:大模型平台

    建议选型思路:

    • 做开放场景,优先 GPT-4o + Claude
    • 做国内业务,结合 DeepSeek / 智谱
    • 做出海插件/动作,优先 GPT 系生态


    第二层:智能体构建平台

    这里是你把模型能力拼装成“能落地的AI产品”的地方,对Agent创业者最关键。

    海外代表平台:

    海外平台的通用问题:

    • 接口调用太自由,新手难上手
    • 插件生态不统一,商业交付有门槛


    国内爆发型平台:

    建议选型思路:

    • 想快速上线产品拿订单 ➜ 扣子
    • 想跑流程/玩插件/搞复杂任务 ➜ Dify / LangGraph
    • 想打磨Agent +卖模版 ➜ 模型工厂 + 扣子

    第三层:商业落地与分发变现(能变现才是好平台)


    SaaS化智能体平台

    分发与变现平台


    如何选对平台,少走三年弯路?

    • 平台 ≠ 技术选择,而是商业通道
    • 如果你想赚钱,不是看技术最强,而是看“能不能让客户用起来、付费起来”
    • 技术力强 ➜ Dify / LangGraph / CrewAI
    • 想快速落地 ➜ 扣子 

    五类智能体创业路径全梳理

    不同人起点不同,适合的切入点也不同。

    我们总结出 五条主流路径,每条都匹配一类创业者/副业者,带你从“看热闹”走到“赚到钱”。


    路径一:从技术人到智能体产品人

    起点:懂代码、玩过大模型、有副业想法
    目标:做一个能交付/变现的智能体产品


    成功案例:
    一个程序员朋友用扣子做了一个“AI课程销售客服”,前端套壳做成网页,企业主每套按 ¥999 起部署,半年卖了 40 多单。


    路径二:从老板到AI中台升级者

    起点:有业务、有团队,感觉人力成本高/效率低
    目标:构建公司自己的“AI大脑”,实现降本增效



    路径三:从内容人到知识智能体经营者

    起点:有内容、有知识、有用户,但变现难/交付重
    目标:打造“自己的AI分身”,自动化交付知识服务

    成功案例:
    一个抖音情感博主用自己的内容+问答系统做成“AI恋爱教练”,每月稳定订阅 ¥39/人,1000+ 付费用户。


    路径四:从AI顾问到企业服务商

    起点:懂技术也懂场景,能沟通客户痛点
    目标:承接企业AI咨询、定制智能体项目,赚服务费


    路径五:从平台生态创业者到智能体SaaS运营者

    起点:有产品Sense,有运营能力,想做一款长期产品
    目标:打造可订阅的智能体SaaS,玩平台红利


    怎么选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径?

    闭环变现路径与策略(从“做个Demo”到“赚到钱”)
    真正赚钱的智能体创业,必须打通以下五个关键环节:选题 → 产品 → 流量 → 成交 → 交付复购。

    这一部分,就是你的实战作战图。


    1.选题:找准“痛点×支付意愿×复购意愿”

    关键词:不是哪里能用AI,而是哪里愿意为AI掏钱

    • 避坑:不要选“好玩但没人付费”的场景,比如AI写诗、AI讲笑话
    • 优先级:解决具体生意问题(提升收入/降低成本)> 提高个人效率 > 好玩新奇。
    • 选题验证方式
      • 是否已有同行在做,是否有定价
      • 能否讲出一句话价值主张(不绕弯子)
      • 你是否有资源/圈层/个人优势能切进去

    2.产品:做“能解决问题的系统”,而不是“炫技的玩具”

    关键词:比ChatGPT更专、比SaaS更轻、比人更快


    智能体产品设计的三要素:

    1. 明确输入:用户提供什么?关键词、知识库、结构化表格?
    2. 标准化处理:如何转成结构清晰的指令流?Prompt or Workflow?
    3. 价值型输出:不是输出“内容”,而是“价值”——节省时间、提升转化、替代人工


    常见产品形态:

    • 结构化表单 + 智能体问答(如客户资料→方案)
    • 智能工作流(如写文案→生成图→发布→数据收集)
    • AI小程序 / 飞书应用 / SaaS插件 / 网页封装产品

    3.流量:让你的智能体“可见、可试、可传播”

    关键词:从“内容种子”撬动精准流量,比如【璟慧聊AI】和【智能体实战星球】在抖音、公众号、小红书累计有几万粉丝,就是我的流量池。


    三种获取流量的路径:


    工具推荐:

    • 内容投放脚本:飞书知识库 + Prompt 提前写好标题&结构
    • 社群裂变工具:如简单社群SCRM工具
    • AI产品集市/导航:上架到扣子导航、AI工具集市

    4.成交:不只是展示,而是“快速引导转化”

    关键词:打通用户从“好奇”到“掏钱”的心智流程

    如何提升成交率:

    1. 落地页/小程序设计:有价值主张、有案例、有“立即试用”按钮
    2. 内嵌内容营销:产品使用页面自带「使用说明 + 案例演示」一屏看懂
    3. 价格策略
      • 引流价(如 ¥9 体验包、¥99快速交付)
      • 核心价(如 ¥299/¥499 标准版)
      • 附加值(定制/私教/社群)打高客单价

    提示:价格不是拍脑袋定,而是看这个场景下用户原本愿意为“人力”或“SaaS”支付多少钱。


    5.交付与复购:不是“卖出去”,而是“持续赚钱”

    做好这三件事,你就能形成飞轮:

    1. 交付标准化:不靠你人工维护,靠系统跑流程 → 推荐使用:
      • 飞书自动化表单收集需求
      • 知识库驱动问答逻辑
      • Dify/Agent-API自托管部署
    1. 客户教育机制:用社群或教程,帮客户持续使用、挖掘更多场景
      • 视频号/公众号同步更新玩法
      • 知识星球/群内答疑陪跑
    1. 产品矩阵拉升复购
      • 初期卖单个智能体
      • 中期打包成「场景包」或「行业包」
      • 后期发展为“平台+定制服务”组合模式

    未来趋势预测与建议

    未来不是直线增长,而是范式转移带来的结构性机会。
    看清趋势的人,能在别人卷提示词的时候,已经在布局下一代智能体平台了。



    趋势1:从「平台跑马圈地」到「中小玩家长尾分化」

    过去平台干,未来你我干。

    • 开源框架(如LangChain、Autogen)、托管平台(如Dify)、国产替代(如扣子平台)正在降低门槛
    • 越来越多“本地部署AI”、“垂直智能体商城”、“SaaS平台接入AI插件”的商业场景落地
    • 平台开始拥抱生态,如:字节推出豆包Agent平台、钉钉支持多模型智能体部署

    预判建议:选择一个平台深耕,并沉淀资产(模版库、客户群、交付流程)


    趋势2:法规将收紧,可信智能体将脱颖而出

    合规性将成为To B智能体的护城河

    • 国家层面明确AIGC监管方向(如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》)
    • 企业使用AI工具的合法性、数据隐私、输出风险开始成为采购门槛
    • 出口类产品需遵循欧盟/美国相关法规(GDPR等)

    预判建议:提前设计“可解释性、日志记录、人工兜底机制”等功能,未来可接政府、金融等严肃场景。


    趋势3:AI即人力替代,服务业将迎来重构

    智能体=新型劳动力,服务类创业者将被赋能

    • 目前AI替代最多的是「知识型服务」:文案、运营、客服、培训、策划
    • 小公司通过“1人+3个AI”完成原来5人团队的事,效果更快、更便宜
    • “带AI一起打工”正在成为新生产范式

    预判建议:将智能体包装为“AI员工”出售,而不是“工具包”出售(你不是卖功能,是卖结果)


    建议:小步快跑,押对场景,比卷模型重要一百倍

    很多人死在第一个Demo之后,是因为以为“做出来=有用”,结果没人掏钱。

    你真正需要做的,不是卷模型、卷代码,而是:

    • 明确定位:我是给谁解决什么问题?
    • 产品聚焦:能不能一句话讲清楚你智能体的价值?
    • 流量路径:我怎么让用户看到、用起来、付钱?
    • 复购设计:我有没有办法持续服务这个客户群?

    最后:让我们在下一波AI浪潮里,别再错过

    2025,是智能体创业变现落地的一年,你可以继续围观,也可以现在出发。

    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,我在互联网一线大厂打拼了十多年——从阿里、美团、到快手,做过电商架构、广告投放、跨境电商,30岁开始拿到百万年薪,也经历过股票暴跌。

    决定转型AI,坦白讲,比我想象的还要卷、还要快,但是对比大厂996,真的很爽,每天都在高密度输入输出,最新的智能体工具、落地方法,写书、做课、写代码、建社群


    如果你需要陪跑、社群、模版、实战咨询支持,欢迎加入我们的AI智能体创业实战星球,只为了聚集一群有想法的人一起共创、共赢、线下交流



    我的目标很简单:用实战经验,带大家把AI工具真正用起来,用智能体做出能赚钱的产品。


    🎯大家都在看

    全网首发:智能体行业落地方法论,老板都能看懂的AI系统化指南
    零基础搞定数字人+工作流!用扣子智能体自动生成情感口播短视频
    最新数字人行业研究:业务形态全景分类 + 主流解决方案盘点
    最新智能体落地案例:10大行业,20个场景,看谁在用AI赚钱
    我为30多家企业构建了AI智能体,但是这些真相却没人告诉你
    万字长文!AI智能体全面爆发前夜:一文讲透技术架构与行业机会
    干货!扣子智能体怎么收费?Token省钱技巧+资源购买攻略
    手把手教你:在扣子智能体中添加 HTTP 插件接入 ChatGPT-4o

    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